最初得知酥油茶是無意間從上世紀60年代西藏題材的勞軍歌曲里聽到,只覺得很神氣很向往,但一直不知酥油茶是什么茶,也不知酥油茶好不好喝,對酥油茶的做法一無所知,真的很想品一杯酥油茶感受下啊。
酥油茶:是中國西藏的特色飲料,也是其一種飲茶習俗。酥油茶用酥油和濃茶加工而成,先將適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食鹽,再注入熬煮的濃茶汁,用木柄反復搗拌,使酥油與茶汁溶為一體,呈乳狀即成。是西藏高原生活的必需。一來可以治高原反應,二來可以預防因天氣干燥而嘴唇爆裂,三來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
在嚴寒缺氧的高原雪域,一個民族能夠生存下來,已經是一個奇跡。而酥油茶既能驅寒暖身、止渴充饑,又能補充因缺少蔬菜水果所造成的營養不足,解決藏民肉食為主的膩滯,清醒頭腦,所以酥油茶在西藏飲食中的地位,遠遠高于我們生活中的茶的地位。對于康藏人家,茶決不是可有可無的,簡直就是活命之水。一個藏民每天一般都要喝二三十杯酥油茶,這一點也不奇怪。
酥油茶好喝嗎?第一次信陽茶葉網到拉薩捧起碗酥油茶吃奶茶般大口灌下去,嘩!登時一股夾帶著奶香茶香的暖流直透五臟六腑,溫潤愜意的感覺簡直無法形容。我覺得可口,便又連喝了兩大碗酥油茶,原先的饑寒苦乏頓時消散無蹤,通體舒適。由于是熱飲,那股騷膻味倒沒多大感覺。吃完藏餐后我再細細品嘗那股淡黃色的酥油茶,感到茶味咸味奶油味適中,口感很好,多喝無妨。
酥油茶的做法:酥油茶的制作既簡單,又復雜:將磚茶或沱茶搗碎放入鍋中,加水熬煮,幾度開沸后,撒少量土堿、催出茶色。再將沸開的茶水,倒進碗口粗、半人高的酥油筒里,放進適量的酥油、鹽巴,抓住筒中的木杵,上下攪動,輕提重壓,反復數十次,使油脂與茶水充分融合,變成了色味香俱全的酥油茶。
酥油茶有各種做法,一般是先煮后熬,更為正統的做法是:把煮好的濃茶濾去茶葉,倒入專門打酥油茶用的酥油茶桶(這是藏區群眾家里常見的也是必備的一種生活工具,由筒桶和攪拌器兩部分組成。筒桶用木板圍成,上下口徑相同,外面箍以銅皮,上下兩端用銅做花邊,顯得精美大方。攪拌器是在比簡口較小的圓木板上安一根比桶稍高的木柄構成,圓木板上有4個直徑約4厘米的小孔,攪拌時,液體和氣體可以上下流動。21世紀以來,在城市和其他一些有條件的藏族群眾家里,則更多地是使用電動攪拌器,既方便快捷,又干凈衛生),再加入酥油。
生活較好的人家,或有貴客臨門,打酥油茶時,會加進核桃仁、牛奶、雞蛋、葡萄干,那就是酥油茶中的上品了。除了酥油茶,還有用牛奶打的奶茶,骨頭湯打的骨頭茶,用菜油打的“弄飴”等,不用“打”的有加鹽的清茶和加糖、奶的甜茶,這些茶的檔次自然都不如酥油茶。打好的酥油茶要倒進有蓋陶罐,煨在牛糞火爐邊,或盛在大暖水瓶里保持滾熱。
酥油茶的好處:喜馬拉雅山麓處處飄著酥油茶的芳香,這里原居民都沒有高原反應,大概就是喝酥油茶的緣故。一來可以治高原反應,二來可以預防因天氣干燥而嘴唇爆裂,三來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并且其有御寒提神醒腦、生津止渴的作用。
讀“酥油茶的做法”人還讀了:茶馬古道、紅茶菌、喝綠茶的好處、奶茶的做法、茶葉的功效與作用
此文茶知識網絡整理編寫所得,轉摘請帶本文連接http://www.vancouverphoto.net/edu/152/336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