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3日,第二屆六安茶谷·舒城蘭花谷開茶節,在舒城縣舒茶鎮開幕。目前,舒城縣已發展茶園7.3萬畝,年產干茶2350噸,擁有名優茶機械加工廠180多家,經營大戶200多戶,茶葉已成為茶區人民增收致富的一條重要渠道。
六安茶谷:是六安市委、市政府實施綠色發展戰略的具體抓手和重要陣地,自2014年8月啟動以來,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在安徽省內外產生積極影響,為生態增綠、旅游添景、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六安茶谷規劃面積約5696平方公里,人口約157萬人,主干線長約260公里,建設范圍涉及5個縣區、46個鄉鎮、2個風景區、5個水庫。茶谷以六安瓜片為產業基礎,全面反映六安茶產業的特色,將六安瓜片、霍山黃芽、金寨翠眉、舒城小蘭花、華山銀毫原產地和主產區全部納入茶谷,作為六安“五朵金花”之一的“舒城小蘭花”茶葉品牌,先后獲泰國博覽會金獎、“中華杯”全國名茶評比金獎、北京國際茶展名茶評比特別金獎等20多個獎項。
六安茶谷規劃面積約5696平方公里,人口約157萬人,主干線長約260公里,建設范圍涉及5個縣區、46個鄉鎮、2個風景區、5個水庫,具體包括:裕安區分路口鎮、獅子崗鄉、獨山鎮(將軍鎮)、石婆店鎮、石板沖鄉、蘇埠鎮、青山鄉、西河口鄉、城南鎮;金寨縣麻埠鎮、油坊店鄉、青山鎮、張沖鄉;霍山縣諸佛庵鎮、落兒嶺鎮、黑石渡鎮、佛子嶺鎮、大化坪鎮、磨子潭鎮、單龍寺鎮、東西溪鄉、下符橋鎮、但家廟鎮、與兒街鎮、衡山鎮、漫水河鎮、上土市鎮、太平畈鄉、太陽鄉、佛子嶺風景區;舒城縣曉天鎮、山七鎮、高峰鄉、河棚鎮、湯池鎮、南港鎮、闕店鄉、春秋鄉、舒茶鎮、萬佛湖鎮、五顯鎮、廬鎮鄉、萬佛湖風景區;金安區毛坦廠鎮、東河口鎮、張店鎮、橫塘崗鄉、中店鄉。5座水庫:金寨響洪甸水庫,霍山佛子嶺水庫、白蓮崖水庫、磨子潭水庫,舒城萬佛湖。(響洪甸水庫管理處、佛子嶺水庫管理處、龍河口水庫管理處)。
六安茶谷茶旅游:“500里茶谷孕育五朵金花”,可以客觀全面地反映茶產業的鮮明特色和六安茶谷茶旅游的獨特魅力。茶谷面積拓展以后,涉及金安、裕安、霍山、金寨、舒城5縣區,區域內生態保護良好,自然人文景觀秀美,農副產品特點鮮明,是未來經濟發展的增長極。與此同時,茶谷地處大別山深山區、庫區和革命老區,是扶貧開發的主戰場。把茶谷建設作為區域性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切入點。力爭茶谷項目,一年打基礎,三年見成效,五至十年將六安茶谷打造成世界最好綠茶、大別山國家風景道、大別山湖群國家旅游休閑區、國家知名品牌示范區、綠色發展試驗區。
大循環線路:六安-分路口-獨山-響洪甸-諸佛庵-黑石渡-佛子嶺-單龍寺鎮-東西溪-曉天-山七-五顯-毛坦廠-張店-六安。設立湯池、單龍寺(大別山東)、分路口、中店等4個茶谷通道入口,預留戚家橋入口。
中循環線路:1、環響洪甸水庫:獨山毛岔河-龍井溝-鮮花嶺-馬店-油坊店鄉-青山鎮-張沖鄉-諸佛庵-西河口(循環至麻埠鎮響洪甸);2、環佛子嶺水庫:黑石渡-落兒嶺鎮-大化坪鎮-龍井沖-水路(循環至佛子嶺);3、山七鎮—高峰鄉—河棚鎮—湯池-舒茶-南港-春秋--闕店—萬佛湖—五顯;4、東河口-橫塘崗-張店。
支線鄉鎮:城南鎮、下符橋鎮、但家廟鎮、與兒街鎮、衡山鎮、漫水河鎮、上土市鎮、太平畈鄉、太陽鄉、廬鎮鄉。
第二屆六安茶谷·舒城蘭花谷開茶節活動現場還進行了巡展、品茶活動及精彩的文藝表演,開展了“憶偉人、踏足跡、春到茶鄉”紀念毛主席視察舒茶58周年暨第九屆舒城小蘭花名優茶評比等活動。據介紹,評比活動共收到29家單位選送的參評茶樣29件,安農大茶葉系教授李立祥宣布了評比結果。
古代諸多詩詞中,有許多是贊美六安茶的。其中兩首最為出名,一是明朝三位名人李東陽、蕭顯、李士實聯手寫了七律贊六安瓜片:“七碗清風自六安,每隨佳興入詩壇。纖芽出土春雷動,活火當爐夜雪殘。陸羽舊經遺上品,高陽醉客避清歡。何日一酌中霖水?重試君謨小鳳團”!二是清朝霍山縣令王毗翁寫霍山黃芽的:“露蕊纖纖才吐碧,即防葉老須采忙。家家篝火山窗下,每到春來一縣香!
讀過“六安茶谷”人還看了:2016年信陽茶文化節、喝茶有什么好處、綠茶的功效與作用...
本文茶葉產地新聞根據網絡摘抄編寫,轉摘連接http://www.vancouverphoto.net/Article/1/3386.html |